Mar 15, 2015

國泰基幹班 2015/3/9 - 3/13 Part II

去受訓之前沒有特別去打聽活動內容,也沒有特別的期待,不過心情上真的非常輕鬆沒壓力。去完之後打從心底覺得收獲很多。印象最深刻的算是第二天一整天的「贏在當責」活動。這個貌似黃秋生的老師很搞笑又會帶,玩的遊戲都是我沒有完過的,而且都很有意義。

講師講得課也都多少有些幫助,對我來說算是很新奇的體驗。有幾句話讓我非常有感觸:

1.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
2.有交情才好辦事情
3.有緣,還要懂得惜緣和續緣

玩肢體傳遞遊戲的時候,兩個強烈的體會。1. 原來多人出主意,好主意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產生。2.原來本來覺得不可能的事,經過多階段改良之後,達到、甚至超越了原先的目標。

在比堆樂高的時候,奕中對第二次計分方式的理解跟我們小組裡多數人不同,最後因為時間壓力下他的聲音就被大多數人淹沒了。事後證明他的理解才是對的,我們算錯分數鑄成大錯。這反映出兩個嚴重的問題:1. 我們其他人也不那麼確定,就妄下結論,而非去問老師求證。2.在面對內部少數人意見的時候沒有一個好的決策機制去保護少數人的聲音。

玩囚犯困境的時候,我看到第二次協商完,另外兩組明明知道第四組會出黑,還是堅持出白,有點驚訝。我們這組雖然得利,當下我卻一點喜悅感也沒有,內心感到十分愧疚。同組的組員也都一樣,覺得如果再重來一次,一定不會為了贏這場遊戲而做出讓其他組如此失望的決定。

我原本的想法是,這只是個遊戲,既然說好是分組競賽,那按照遊戲規則,我們這樣的做法雖然把市場的餅越做越小,但是比賽起來我們就是贏了。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市場總體來說大家都是輸家的這回事,因為一開始遊戲規則裡並沒有獎勵總體市場的價值。

但是再仔細想想,其實現實生活不正是如此嗎?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也常常會不自決的把自己局限在一些既定的遊樂規則裡,比如說總是把股價本益比當成最後輸贏的指標和決策依據。而沒有以對全體客戶和潛在客戶最大的共同利益為考量來做決策,往往會造成小贏而大輸的結果。

我覺得不管做任何決定,一定要記得把自己的層次拉高,從更大的團體利益和更長遠的時間來思考,才能做出最周全的決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bou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