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5, 2015

國泰基幹班 2015/3/9 - 3/13

這幾天的活動閒暇之餘,讓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我一直在想,在一群人之中我的特色是什麼?我該怎麼做,做什麼,才是對整個團隊有最大的貢獻。如何盡我最大的力量去幫助整個團體?

結果我在昨天結訓典禮心得分享前想出來了!不過後來上台我可能因為緊張只講了前面兩點,忘記講最後的結論,真可惜。

對於我該怎麼樣去幫助整個團體,我的答案是:
在發揮自己的相對優點之外,設法協助團體建立這三個東西:
1. 讓大家都能放膽表達的環境
2. 往正面積極,對社會有貢獻的方向前進
3. 好的決策機制

團體人少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每個小組6位成員,還算容易看到自己的相對優點。但是當團體人一多,比如說擴大到整個基幹班24位同事,就越來越難。在不同團體中,我的相對優點會改變,但無論如何我都能在這三件事上努力。




Mar 5, 2015

面試

紀錄一下前陣子找工作的面試:
1. 遠傳的 Business Analyst
先做約1.5h的中文語言邏輯測驗和英文的圖表分析測驗 (有點類似金融業的SHL test)
然後跟主管面談。中午左右離開後。又接到電話說另一位主管之前也待過野村,想跟我聊一聊,於是我又回去,她給了我一個 case, 跟以前碰過的都不太一樣, 我沒什麼方向一直卡住幾乎沒什麼進展。一個月後收到第二輪面試通知,於是又再去了。這次跟部門大老闆見面,他非常nice, 跟我介紹他在做的東西,然後講完問我有沒有問題,就結束了,完全沒考我。噢,有大概問我一下背景跟之前換工作的原因。
第二輪又和兩位主管面試,一位是部門的head, 他主要是跟我介紹部門的願景。另一位很可能是未來直屬老闆,她給我一個 case. 剛開始都很順中間卡住一陣子還好最後還是擠出答案來。滿開心的因為這算是我第一次真的在面試過程中完整地解出一個比較大的 case 吧。
還記得大四時傻傻的不懂什麼叫case interview, 去Deloitte跟Accenture面試都不知道要準備case interview,結果被問case直接呆在那裡,回想起來那些面試官應該覺得我在浪費他時間。

之前有碰過 market sizing 的 case, 有一題印象很深刻: 請估計現在這個時間點 101大樓裡面有多少人。我覺得這題很有意思又不會太天馬行空。
2. Ipsos的 Researcher:
第一次去只是安排做1.5小時的指筆測驗。英文題目考一些基本數學運算跟細心度。還有一個小 case, 叫我看跟市場調查有關的幾張統計圖寫出我能讀出圖裡的什麼資訊。我完全沒想法。最後有通過,但我覺得好像不是我想做的,於是沒繼續去面談。

3. 國泰人壽 精算人員:
絕對永生難忘的一次面試,因為一進去就看到三位主管坐在一張很大的檜木色圓桌的一端,然後他們點頭微笑示意我坐到另一端。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最後問問題時間我有問一下。才知道分別是商品部和數理部的經理。是很大的。

因為今天算是第二輪的面試,第一輪我因為安排了去台東旅行因此無法參加。還好他們願意讓我參加第二輪。
如果能放鬆心情的話,其實多面試真的可以多增廣見聞,而且也算是訓練自己在壓力下的臨場反應....但總覺得這種技能一陣子不面試好像就逐漸流失了

Jan 27, 2015

台灣薪資水準

最近剛好找完工作談完薪水,這幾天還沒開始上班,一有空就為即將要開始領取的低薪惆悵一下。剛好前幾天又看到商周的這篇 台灣人薪資關鍵報告。裡面提到幾點現象,不分產業:

1.高階漲不動,低階難以翻身
2.相同職場位階,台灣高階主管的年薪所得,平均值竟落後印尼、馬來西亞逾5%
3.加薪幅度吊車尾,看不見未來競爭力。2014年台灣的調薪率為3.8%,輸給所有東南亞國家,連菲律賓都有6.8%水準。2015年,台灣調薪率可望上調至4.1%,但仍追不上鄰近各國

感想:
低薪,特別是連高階主管的薪資都低的情況下,會讓台灣企業逐漸流失人才,進而拖累未來公司競爭力。公司前景不看好,或是獲利萎縮,對一般的員工來說自然又離加薪更遠。這種惡性循環,讓很多想長期在台灣發展的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現在薪水已經很低,未來又不太會增加。

對於低薪,雖然很多矛頭指向資方把人事成本當費用的老舊觀念,但我認為很大程度上,也反應出人才的過度供給。過度供給代表台灣本土人才願意出國發展的人數顯然不夠多。

這點我從我身邊的同學朋友中也強烈的感覺到。非常多優秀的人,就算去歐美留學後,也大多都選擇回台灣。這些原本可以在海外領2至3倍年薪的人才,選擇回台灣後,往往也發展得不錯。因為雖然薪資水準被砍半,但在台灣依舊會比同儕略高。於是這些海龜加上本土人才,造成人力供過於求的現象。在缺乏大規模高成長性企業的環境下,充沛的人力讓薪水更是易跌難漲。

願意出國工作的人不夠多並不是問題,只是個現象。它反應出一個事實:就算知道去國外,如中國或新加坡工作,薪資水準可以馬上翻一番, 還是有很多人覺得不值得,因為台灣有台灣的好。

但是當其他國家開出的薪水越來越高,工作發展性又更佳,同時待在台灣的推力又越來越強 (例如吃的東西都開始有毒),還是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願意離開台灣,去別地方發展。吸引不到人才,台灣的未來自然不會太好。這是讓我覺得很糟糕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全球化的時代,這是小國必然會面對的挑戰。歐洲很多小國,很早就面臨人才被市場大又出得起高薪的歐陸大國吸走的挑戰,但仍然能持續提升國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感。人才會淨流失也許很難避免,但是相信台灣也能做得到讓選擇留下來的人過得更好。

很高興看到很多有為青年投入讓所有國家大事資訊更加透明和公開。例如零時政府。隨著民智逐漸開啟,就能一步一步改善政策,建立好的體制跟生活環境,自然會有更多人才願意根留台灣,甚至也能吸引很多鄰近國家嚮往台灣生活的人來台發展。這樣選擇在台灣發展的人,縱使知道薪資水準不如別人,對於台灣的未來應該也會充滿希望。出國發展的人,也能享受身為台灣人的榮耀。而且萬一動了想回鄉的念頭,也無需因為覺得台灣落後又沒有未來而感到痛苦。

Jan 2, 2015

台東2天+花蓮一天 12/26-12/29

常常說花東花東,好像花蓮台東本一家,但其實我發現我這兩年去了花蓮兩次,一次是跟家人住理想大地,另一次是跟同事去太魯閣。反觀台東,自從國小畢業旅行之後好像就再也沒去過了。這次去才發現,原來我對台東這麼不熟,許多景點玩起來都充滿第一次的新鮮感。

心得:台東真的非常沒有人,也完全沒有開發;比起來花蓮市區很熱鬧也很大,而且離台北又更近了,搭普悠瑪只要兩個半小時。台東最快也要三個半小時。

這次用了新買的SONY alpha 5100 拍的,非常滿意,照起來簡直要比用爛相機拍的義大利還要出色。
這次吃了三餐火車便當, 但只有一次在火車上買的
台東站,周圍都是重劃區,完全沒東西,雖然已經十年了
初鹿牧場, 海拔稍高有寒意
初鹿牧場放牧區 完全沒牛
鹿野高台, 夏天會有很多顆熱氣球停這裡
鹿野高台 在這裡跟 Cleo 碰面


運氣好看到水牛, 牛真的會哞哞叫
小野柳

太魯閣的布落灣
晚上住民宿Salzburg, 晚上沒燈開車恐掉入田梗
非常漂亮
最後一天上午去雲山水, 真是人間仙境
很像 Princeton, 遊客非常多,比較新的景點
最後一天下午轉去鯉魚潭, 老字號的景點
鯉魚潭冬天人氣不佳,但還是非常美
在鯉魚潭為這趟旅遊畫下完美的句點

Nov 26, 2014

看了一些歷史,還有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去完義大利之後,回家又再看了一次《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這本書。

感想一:
發現或發明新東西的時候,往往可以讓發現者大幅擴大領先優式。例如西班牙國力在成功發現美洲大陸上源源不絕的金銀財寶王之後國力大增。或是像工業革命初期,擁有紡織機的人們權力和所得瞬間暴增數百倍,若是美國某一天從某星球上帶回一種地球上沒有的導電性極佳的新元素,那美國一定也會賺翻了。

感想二:
一個學說或思想的出現,都有其時代背景。例如社會主義的思潮會出現,正是因為在當時少數握有生產機器的資本家突然變得可以控制工人的命運,大多數人工人日子變得非常痛苦,且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狀況一天比一天惡化。所以很自然的會出現支持機器應歸國家所共有的這種聲音。

對比之下台灣的房市問題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大多數人買不起房子,少數有房子的人可以透過抵押貸款繼續滾雪球搬得累積財富。於是社會上就會出現打壓富人的這種聲音。

不過我基本上不太支持打壓富人的政策,我希望看到的是能提升中下階級的生活水準,或是讓大家有公平的機會,並且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貧富不均並不是造成社會動盪的原因,機會不均才是。司法的不公,其實也是機會不均的一種。所以執政者一定要設計出一套能夠讓窮人有機會翻身的制度。否則在窮人已經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爆動抗爭革命很自然的變成中下階級翻身的 best option。

感想三:
改革需要時勢,馬丁路德不是第一個提出反對贖罪券說法的人。但他的說法卻能得到大眾的響應,除了他自己非常優秀,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
這個週末聽林維彥說,台積電最近落實讓員工不加班,只要部門員工有超時工作的打卡記錄,主管的分紅就會被扣一定的百分比,而且這個百分比還可以累加,如果手下員工有很多位都加班的話。實施了幾個月後,目前的狀況是主管巴不得員工準時下班。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從制度面上把人性考慮進去,馬上解決員工過勞的問題。

另外,這幾天看了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系列
我才知道,原來 Einstein 當初選擇去瑞士 Bern 的智慧財產局工作應該不是想找個涼缺,讓他可以有很多時間去思考相對論 (不知道我為什麼一直有這種想法...)。至少沒有那麼單純,因為正是在那裡,他可以看到當時各式各樣企圖最精準地測量時間的理論和技術。當時的背景是,在歐洲大陸各個城鎮都被鐵路連接之後,人們急需統一各地的時間。

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影片: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15553568.A.AB3.html

Nov 25, 2014

加利利 義大利團 12日遊 2014年10-11月 Part 3

平均每天約6:30am morning call, 8:30am 上車。不過有兩天早上可以睡晚一點,也算不錯了。
為了怕被偷所以斜背包包,讓我的腰非常非常痠,後面幾天都不斜背了。

到了威尼斯有種特別的異國風情,建築融合東西方的文化,很特別。當下覺得「水都」的部份沒有預期的好看,因為搭Gondola時兩邊的房子都非常舊,幾乎都沒人住了,仔細看有點噁心。反倒是這廣場,還有往道奇宮那邊沿著海走的這種感覺,離開後越想越覺得值得回味。
在威尼斯的兩天都是大晴天,很幸運
LV造型的道奇宮, 據說是去法國學來的圖案
這船夫站姿帥
卡布里島我們也很幸運地在大晴天抵達。只是那天為了趕行程,中午隨便吃,前一天走遍佛羅倫斯也沒找到個像樣的午餐可以帶。它們的sandwich都是冷的,而且外國食物非常少,很難找。

搭船過去前,怕暈船之後藍洞就算能進去也不舒服不想看,所以就吃了一顆暈船藥。順利在下午兩點前進去藍洞。看到它們在那洞口隨便接了一條鍊子然後派一艘小船守在洞口賣票,就這樣做起生意來,真是太誇張了!有沒有這麼好賺啊....

我們兩個因為很瘦被塞在船頭,平常船頭只給一個人坐的....於是我全身脖子以下完全動彈不得。划進洞之後,裡頭還有一艘先進去的船,這個船夫在並沒有很賣力地像另一位船夫那樣唱歌,只是指著藍藍的水叫我們看,然後自己就低頭猛吃他的義大利麵。我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吃麵,偶爾稍微轉頭看一下藍洞。真的很漂亮的藍色。但是....也就這樣而已...

船夫問要不要再繞一圈,我馬上說好!心裡想當然嘛我們才進來不到一分鐘,有沒有搞錯啊...他立刻用宏亮的嗓音說道:"OK, another round, extra xiao fei alright?"  然後就開始高歌 O sole mio ~~~  
總共從進去到出來不到三分鐘
Capri
從卡布里島換中船去藍洞,再換成圖中這艘小船進去
住在Sorrento 的五星級飯店,非常享受的晚餐
Sorrento用早餐的地方向外看就是維蘇威火山
在Siena 扇形廣場遇到康氏夫婦
山城逛完之後,趕到佛羅倫斯。先聽local guide花了一個半小時帶我們參觀最有名的烏菲茲美術館之後,天就黑了。就在大伙兒腳痠之際,導遊把大家帶到蕾麗歐的店裡,就在百花大教堂的旁邊,於是大家又再次展現驚人的實力,根據我的估計,短短四十分鐘,全團就替這家店創造了相當於台幣一百多萬的業績。
Uffizi 美術管
Florence 到處都是這麼漂亮的廣場,非常有得逛的城市
Vatican 教堂外的水

加利利 義大利團 12日遊 2014年10-11月 Part 2

退稅門檻:同一天,同一家店€155。退12%, 如果買更多還可以退更大的%,手續費只收€3。手提行李退稅跟托運行李退稅要分開排隊。

Latte Macchiatto 是80% coffee 加20% 的牛奶 (macchiatto = 弄髒之意)

米蘭大教堂廣場一堆招搖撞騙的黑人, 幫你帶幸運帶,給玫瑰花,往你附近灑玉米粒讓鴿子衝過去,等你開心拍玩照後再跟你要錢等等技倆。導遊才在車上講完,下車馬上看到各式各樣的騙術一一呈現,
米蘭大教堂廣場一堆招搖撞騙的黑人
Verona 的Juliet 之家, 摸她的左胸可預防乳癌
義大利時間早上6:00就抵達米蘭。第一天在Hotel吃完晚餐8:30pm,大家都非常想睡了。前幾天我每個晚上都非常累,幾乎都洗完澡直接昏迷。早上也沒有太早醒來。
義大利鐵路Italo。這次坐了兩段,雖然是商務艙但沒有靠頭非常難睡

比薩斜塔,附近沒有其他景點,坐了非常久的車,但很值得

從威尼斯鐘塔上遠眺

San Gimignano  中世紀的山城,很不錯,可惜停留時間太短

Florence 的老橋
感覺一直在整理惱人的過夜包,因為有兩晚分別住在威尼斯島上和卡布里島上,都不能帶大行李。

加利利 義大利團 12日遊 2014年10-11月 Part 1

蜜月旅行會選擇義大利,主要是 Christine 覺得趁年輕又難得有長假,要去遠一點地方,法國她去過太多次了,所以就選義大利。
我唯一的意見就是想搭飛安紀錄好一點的航空公司。前陣子馬航先是一架飛機不見,後來又一班飛機被飛彈射下來,然後沒隔多久復興航空又在澎湖發生空難。實在是讓我越來越不喜歡搭飛機。

結完婚的後天晚上7:35的飛機,5:35分集合,我們提早三分鐘到的時候已經是同團最慢到的一組了。總共才12個人,不含導遊,人少一點真的不錯。坐遊覽車都可以一個人佔兩個位子。原本我期待會有很多對也是來蜜月的,沒想到加上我們一共才兩對。其餘八個人是一組六人的貴婦團加上一組中年夫妻。

第一次搭 Cathay Pacific, 很明顯地感覺到經濟艙的坐位比長榮或華航寬敞許多。但是去程和回程冷氣都開得非常冷,Christine回程時蓋了三條毯子還是受寒了,我自己也覺得冷到很不舒服。

在飛機上狂睡,醒來後無意間發現居然有poker可以玩,不顧眼睛痠痛硬是玩了兩次tournament. 真是太開心了!

帶了€335現金在身上,出發當天早上在家附近的兆豐換的。櫃台服務員說在機場換也一樣的匯率只是多收100塊手續費。Christine帶了€150,回國當天在機場很剛好地把所有現金花光,只剩下幾個銅版。用得真徹底!加上團費 142,900/人, 這次兩人一共花了33萬台幣!剛好跟男方結婚的桌錢一樣。

這次用信用卡叫機場送機,來回機場用不同張卡提供的優惠,都是NT$290塊左右,便宜又方便,網路操作就可以了。想想如果我懶得去試,或是我剛好沒去注意到這優惠,打電話叫計程車大概要NT$900一趟。差非常多!

卡布里島 Capri



Abou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