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2, 2016

藍天重現的夏天~ 月子中心的一個月

最近台北天空好藍好清澈,每天的顏色都好鮮艷。雖然熱,但最熱或午後雷雨的時光,我都躲在辦公室裡。去年冬天被整天灰濛濛的天氣嚇到了。沒想到最近仍然能看到這麼漂亮的市容,真是心情舒暢!

大直真的好美好美。本來覺得月子中心很貴,後來覺得既然要住,住在附近環境這麼好的地方真是太值得了。我趁這個月去附近跑步兩次,延著基隆河邊,走回來的路上穿過安靜整齊的小巷子,兩邊都是夢想中的房子。還經過美福大飯店。這地方太頂尖了!重劃區整體水準都很高,我覺得這是大安區完全比不上的地方

因為比預產期早生五天,所以先住五天樓上主題式的。沒想到換到樓下飯店式的才知道爛。床非常震,根本沒辦法兩個人一起睡。住了五天後又換房,換到一間角落的,早上比較不會有陽光射進來,空間利用也好很多。只是床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CC連續睡不好兩三天後,我就開始睡地上。因為她一直翻動我其實也睡不著。當天晚上她仍然體溫失調,忽冷忽熱,我也從熟睡中熱醒。我心想晚上游泳游太多了,運動太猛睡不著的老毛病又出來了,反正也沒辦法睡,一google 發現原來是水喝得不夠多,身體沒辦法排熱。哇!天啊!這解決我多年來的困擾!喝了兩大杯水之後,我後來還真的睡著了。我同時也突然意識到CC一定是吃了太多補的月子餐導致身體發熱,又誤信一些習俗說儘量避免喝水,導致身體無法排汗。她覺得我說得好像有些道理,喝了幾杯水之後,就神奇的入睡了!

兩三天之後我也漸漸適應睡地板,每天九點準時收看Master Chef。我發現我一看完,整個人從下班完的疲憊轉變成渾身是勁!真是厲害的節目啊,好會拍,好吸引人而且很感人!我從沒想到我會喜歡看這種煮菜的節目。

離美麗華走路7分鐘就到了,我去那邊的誠品逛了好幾次,真開心。產婦也溜出去幾次透透氣!

最近新碰到的問題是東西實在是吃膩了,而且這邊的月子餐對我們來說有點油膩,晚餐吃完肚子都覺得不是很舒服。而且清菜有70%以上都是菜梗,感覺根本是故意挑菜梗買!早上出門即使躡手躡腳也還是常常把CC吵醒,真麻煩。

Jul 18, 2015

居家小裝置

轉眼間內湖也住了8個多月,慢慢也把很多家裡不舒適的地方一一做了些調整。
撐住洗淨機的蓋子,竹筷一雙用膠帶捆一捆
硬是要吊蚊帳,鞋帶要用兩條而且要用重物壓著
窗簾遮不到的死角,怕光照進來
防止冷氣機吹出的怪風往臉上吹
沒想到來路不明的塑膠鉤子異常好用!
窮人版的 standing workstation~

Jul 16, 2015

7/5 趣味競賽 & 貼紙

7/5星期天 中午前準備要開車去天母台北大學體育館時,赫然發現車上被貼了一張綠底紅字的小貼紙。我怕是人家要做記號,就趕快撕下來,結果還撕不乾淨。一看,上面寫著:
我要買報廢車
09xx-ooo-xxx

.....我無言了。我的車看起來有這麼糟嗎?當時是停在康寧國小後面山坡上那排停車位,明明附近的車看起來應該也不怎麼樣才是...

Jun 23, 2015

Canada Trip 後記

1. 這次出發前總算沒有那麼匆忙。打包完我還抽空看了一下NBA highlight.
2. 23:55飛到那邊19:40. 隔天4:30就醒來。下午狂打噴涕加上止不住的鼻水,原本以為完蛋了感冒了。沒想到下午特別開回旅館睡了兩小時之後,一切都正常了。
3.在Vancouver的三天半共開了600km, 在Rocky Mt. 五天半開了 1150km.
   平均一天開 under 200 km, 而且都是不熟的路, 真的很累。特別是去開去西雅圖的那天。Friday afternoon 從 Premium outlet 開到市區,45min 的路程開了2hrs. 塞車想睡覺極痛苦....
另一個讓每天睡前都感覺實在不行了,直接昏迷的原因,是因為太陽都10點才下山。而且一天當中最熱的時間居然是下午四點。在山區的那幾天白天往往不是陰天下雨就是太冷,所以六七點時都還想把握最後一波,再玩一個景點或是什麼的再回旅館。記得逛完露易絲湖再去夢蓮湖時是七點半。雖然被Chrstine一直念說太晚了。但去了以後漂亮到她一直拍照。不再對我生氣了!
飛機飛到Calgary當天。租車後開到Canmore 不支了
4.這次好像比蜜月還要蜜月,因為從頭到尾都只有兩個人完全膩在一起整整10天。
5.美加太乾燥,之前長住時最大的困擾這次一去也是不到第二天就開始發作,每天都瘋狂地在搔抓我的大小腿,麻養難當很是痛苦。
6.Vancouver建築物幾乎都是用綠色玻璃,不知有何原因,看了非常舒服。

最近的心得:
我平常太嚴肅了,人生應該要多一點搞笑。每天都要 have fun~~~ 
喜歡的事要一直做一直做!

Jun 21, 2015

Canada Trip - 戰利品

這次出發前頂多只想到去 outlet 可以逛逛看 Saucony. 沒想到跟著老婆逛街的時候,最好利用時間的方式就是自己也稍微認真逛一下。真的是撈到不少寶物!旅遊買到好東西真是讓人開心!Calgary GST 又更低,只要5%.

總共買了四樣東西。記錄一下稅後價格:
1. Roots: Banff Ave. $82加幣. (原價)
2. Saucony 鞋子: Seattle Premium Outlet, $87 美金. (原價110)
3. Gap 長袖襯衫: Cross Iron Mills Outlet, $23加幣 (原55) (圖片沒照)
4. Mountain Warehouse 背包: Cross Iron Mills Outlet, $13加幣 (原30)

另外, 太陽眼鏡其實是出發前就買的因為預期會需要一付真正有防紫外線功能的保護眼睛。出發前一天去小林眼鏡快速挑了一付2,800,雖然超過預算但不得不說這次要是沒有他整趟trip下來眼睛應該直接爛掉。而且戴上它,防炫光的功能讓眼睛非常舒服,開車時擋風玻璃的反光都可以濾掉,太神奇了!

右下角的背包又輕,大小又適中。我找了很久。只要12.75加幣. Mountain Warehouse 英國的牌子,簡直撿到寶了!

Jun 11, 2015

530 忠孝橋上驚魂記

早上去南港高工旁邊看了一下房子。中午吃citilink, 下午送Christine 去京站之後,我就順道去新莊頭前重劃區看一下那邊到底長什麼樣子。捷運幸福站那附近整片都是新房子。成交價據房仲說大多在40幾萬。看完5點左右離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熱天,在三重往台北的高架橋上面油門突然踩下去虛虛的。

我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為約好要去載Christine, 所以當下想說再看一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不一會兒就知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後面的車子離我超遠。我回過頭一看,才發現車子周圍有白煙繚繞。也聞到一股塑膠融化的戴奧辛味。這下我真的不敢再開了,但車子在橋上也沒地方停靠。只好慢慢再往前滑,想說看看有無比較寬的地方。剛好快下橋了,車多我的速度也慢下來,煙冒更濃了。感謝老天剛好出現路肩,我小心把車開到一個比較安全的位子後抓了手機連錢包都沒拿立刻棄車逃跑!很怕下一秒車就爆炸! (電影不是都這樣演的嗎?) 當時不敢熄火,事後問才知道還是應該熄火,讓車子溫度趕快降下來。

後來打給警察,他們派消防人員來看,確認沒有危險後就等拖吊車來。前後也等了一個半小時,花了1600。警察本來說不陪我等了要回去交班,被我一直盧。因為我手機沒電簡直孤立無援。

當下覺得這台車應該是要報廢了,沒想到事後修車師傅說是壓縮機壞掉,換一下8000塊,還可以再開一陣子。也好啦,別讓我瞬間失去車子,這樣連要去看車都不方便。

話說當天早上才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繳月租停車場的月費…

May 17, 2015

今年的春遊 - 十分瀑布

我喊了好一陣子的十分瀑布,剛好那陣子看到捷運爽報介紹到。說什麼重新開放而且免收錢。趁這三月底的大好天,且前幾天又下大雨,第一天放晴,這種天氣郊遊最棒。

一看哇這地方可不得了,這瀑布美極了!我覺得比很多排名前面的台灣景點要好看許多!

開車從內湖去也很近,一小時以內就到了。真舒暢!







今年的春遊 - 陽明公園

今年初二岳母回她的娘家。所以我們沒事。剛好今年過年晚,碰上櫻花開,就趁著好天氣去陽明山。又碰巧仰德大道隔天才開始管制,這輩子第一次開仰得直通陽明公園停車場。人很多但是稍微等個五到十分鐘還是有位子。不會太麻煩!

我長大以後第一次來陽明公園。這裡真是漂亮,而且很有得走來走去。






Mar 22, 2015

退休金提撥 - 強烈建議自提6%

最近研究了一下,現行的勞退新制下,除了公司每個月固定提撥薪水的6%到個人退休金帳戶之外,自提的部份我也強烈建議提到滿(6%)。

理由是:
1. 當年度自提的部分全部免稅
2. 未來在60歲後提領出來也只需要付非常少的稅,不僅有免稅額,而且就算超過免稅額的部份,也才扣6%  (細節如下)

之前只知道第一點,但是不確定第二點。

依目前規定,60歲後才可領取存在這個帳戶的退休金。
提撥年資不滿15年→只能一次領。
提撥年資超過15年→只能每月領。
103年分期領取者,全年領取之免稅額為:75.8萬
若一次領:退職所得計算方式為:
「17.5萬 x 年資」以下的部分,全部免稅;
「17.5萬 x 年資」到「 30萬 x 年資」的部分,所得為一半 → 相當於稅率減半
「30萬 x 年資」以上的部分,全數為所得 → 這部分就全數扣稅。

例子:(一次提領)
假設年資15年。退休金帳戶屆時有300萬元。退職所得 = (3,000,000 - 175,000 x 15) / 2 = 187,500. 所以只需要繳 187,500 * 6% = 11,250。

更多例子可以參考:http://www.ntbt.gov.tw/etwmain/front/ETW118W/CON/952/8510209859750753346

這些免稅額的數字都會根據CPI的上漲作調整。詳情可參考:http://goo.gl/GjrTAq

註:
1.年資的計算,以實際有提繳退休金的月數計算,有中斷沒關係。
2.退休金的稅率為 6%。根據「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第二條 

我也發現可以很容易地查到自己現在退休金帳戶裡有多少錢,退休金的操作基效如何等等:
勞保局網站:http://www.bli.gov.tw/default.aspx
點選左上角「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查詢及試算」即可查詢自己的帳戶現在有多少錢,然後目前退休基金的操作績效等等。只須要有自然人憑證。很方便!

更多細節可參考:http://www.bli.gov.tw/sub.aspx?a=Pz0hdDILenQ%3d
肆:退休金提繳及停繳
陸:請領退休金作業 p.119
柒: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Mar 15, 2015

國泰基幹班 2015/3/9 - 3/13 Part II

去受訓之前沒有特別去打聽活動內容,也沒有特別的期待,不過心情上真的非常輕鬆沒壓力。去完之後打從心底覺得收獲很多。印象最深刻的算是第二天一整天的「贏在當責」活動。這個貌似黃秋生的老師很搞笑又會帶,玩的遊戲都是我沒有完過的,而且都很有意義。

講師講得課也都多少有些幫助,對我來說算是很新奇的體驗。有幾句話讓我非常有感觸:

1.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
2.有交情才好辦事情
3.有緣,還要懂得惜緣和續緣

玩肢體傳遞遊戲的時候,兩個強烈的體會。1. 原來多人出主意,好主意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產生。2.原來本來覺得不可能的事,經過多階段改良之後,達到、甚至超越了原先的目標。

在比堆樂高的時候,奕中對第二次計分方式的理解跟我們小組裡多數人不同,最後因為時間壓力下他的聲音就被大多數人淹沒了。事後證明他的理解才是對的,我們算錯分數鑄成大錯。這反映出兩個嚴重的問題:1. 我們其他人也不那麼確定,就妄下結論,而非去問老師求證。2.在面對內部少數人意見的時候沒有一個好的決策機制去保護少數人的聲音。

玩囚犯困境的時候,我看到第二次協商完,另外兩組明明知道第四組會出黑,還是堅持出白,有點驚訝。我們這組雖然得利,當下我卻一點喜悅感也沒有,內心感到十分愧疚。同組的組員也都一樣,覺得如果再重來一次,一定不會為了贏這場遊戲而做出讓其他組如此失望的決定。

我原本的想法是,這只是個遊戲,既然說好是分組競賽,那按照遊戲規則,我們這樣的做法雖然把市場的餅越做越小,但是比賽起來我們就是贏了。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市場總體來說大家都是輸家的這回事,因為一開始遊戲規則裡並沒有獎勵總體市場的價值。

但是再仔細想想,其實現實生活不正是如此嗎?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也常常會不自決的把自己局限在一些既定的遊樂規則裡,比如說總是把股價本益比當成最後輸贏的指標和決策依據。而沒有以對全體客戶和潛在客戶最大的共同利益為考量來做決策,往往會造成小贏而大輸的結果。

我覺得不管做任何決定,一定要記得把自己的層次拉高,從更大的團體利益和更長遠的時間來思考,才能做出最周全的決定。





國泰基幹班 2015/3/9 - 3/13

這幾天的活動閒暇之餘,讓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我一直在想,在一群人之中我的特色是什麼?我該怎麼做,做什麼,才是對整個團隊有最大的貢獻。如何盡我最大的力量去幫助整個團體?

結果我在昨天結訓典禮心得分享前想出來了!不過後來上台我可能因為緊張只講了前面兩點,忘記講最後的結論,真可惜。

對於我該怎麼樣去幫助整個團體,我的答案是:
在發揮自己的相對優點之外,設法協助團體建立這三個東西:
1. 讓大家都能放膽表達的環境
2. 往正面積極,對社會有貢獻的方向前進
3. 好的決策機制

團體人少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每個小組6位成員,還算容易看到自己的相對優點。但是當團體人一多,比如說擴大到整個基幹班24位同事,就越來越難。在不同團體中,我的相對優點會改變,但無論如何我都能在這三件事上努力。




Mar 5, 2015

面試

紀錄一下前陣子找工作的面試:
1. 遠傳的 Business Analyst
先做約1.5h的中文語言邏輯測驗和英文的圖表分析測驗 (有點類似金融業的SHL test)
然後跟主管面談。中午左右離開後。又接到電話說另一位主管之前也待過野村,想跟我聊一聊,於是我又回去,她給了我一個 case, 跟以前碰過的都不太一樣, 我沒什麼方向一直卡住幾乎沒什麼進展。一個月後收到第二輪面試通知,於是又再去了。這次跟部門大老闆見面,他非常nice, 跟我介紹他在做的東西,然後講完問我有沒有問題,就結束了,完全沒考我。噢,有大概問我一下背景跟之前換工作的原因。
第二輪又和兩位主管面試,一位是部門的head, 他主要是跟我介紹部門的願景。另一位很可能是未來直屬老闆,她給我一個 case. 剛開始都很順中間卡住一陣子還好最後還是擠出答案來。滿開心的因為這算是我第一次真的在面試過程中完整地解出一個比較大的 case 吧。
還記得大四時傻傻的不懂什麼叫case interview, 去Deloitte跟Accenture面試都不知道要準備case interview,結果被問case直接呆在那裡,回想起來那些面試官應該覺得我在浪費他時間。

之前有碰過 market sizing 的 case, 有一題印象很深刻: 請估計現在這個時間點 101大樓裡面有多少人。我覺得這題很有意思又不會太天馬行空。
2. Ipsos的 Researcher:
第一次去只是安排做1.5小時的指筆測驗。英文題目考一些基本數學運算跟細心度。還有一個小 case, 叫我看跟市場調查有關的幾張統計圖寫出我能讀出圖裡的什麼資訊。我完全沒想法。最後有通過,但我覺得好像不是我想做的,於是沒繼續去面談。

3. 國泰人壽 精算人員:
絕對永生難忘的一次面試,因為一進去就看到三位主管坐在一張很大的檜木色圓桌的一端,然後他們點頭微笑示意我坐到另一端。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最後問問題時間我有問一下。才知道分別是商品部和數理部的經理。是很大的。

因為今天算是第二輪的面試,第一輪我因為安排了去台東旅行因此無法參加。還好他們願意讓我參加第二輪。
如果能放鬆心情的話,其實多面試真的可以多增廣見聞,而且也算是訓練自己在壓力下的臨場反應....但總覺得這種技能一陣子不面試好像就逐漸流失了

Jan 27, 2015

台灣薪資水準

最近剛好找完工作談完薪水,這幾天還沒開始上班,一有空就為即將要開始領取的低薪惆悵一下。剛好前幾天又看到商周的這篇 台灣人薪資關鍵報告。裡面提到幾點現象,不分產業:

1.高階漲不動,低階難以翻身
2.相同職場位階,台灣高階主管的年薪所得,平均值竟落後印尼、馬來西亞逾5%
3.加薪幅度吊車尾,看不見未來競爭力。2014年台灣的調薪率為3.8%,輸給所有東南亞國家,連菲律賓都有6.8%水準。2015年,台灣調薪率可望上調至4.1%,但仍追不上鄰近各國

感想:
低薪,特別是連高階主管的薪資都低的情況下,會讓台灣企業逐漸流失人才,進而拖累未來公司競爭力。公司前景不看好,或是獲利萎縮,對一般的員工來說自然又離加薪更遠。這種惡性循環,讓很多想長期在台灣發展的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現在薪水已經很低,未來又不太會增加。

對於低薪,雖然很多矛頭指向資方把人事成本當費用的老舊觀念,但我認為很大程度上,也反應出人才的過度供給。過度供給代表台灣本土人才願意出國發展的人數顯然不夠多。

這點我從我身邊的同學朋友中也強烈的感覺到。非常多優秀的人,就算去歐美留學後,也大多都選擇回台灣。這些原本可以在海外領2至3倍年薪的人才,選擇回台灣後,往往也發展得不錯。因為雖然薪資水準被砍半,但在台灣依舊會比同儕略高。於是這些海龜加上本土人才,造成人力供過於求的現象。在缺乏大規模高成長性企業的環境下,充沛的人力讓薪水更是易跌難漲。

願意出國工作的人不夠多並不是問題,只是個現象。它反應出一個事實:就算知道去國外,如中國或新加坡工作,薪資水準可以馬上翻一番, 還是有很多人覺得不值得,因為台灣有台灣的好。

但是當其他國家開出的薪水越來越高,工作發展性又更佳,同時待在台灣的推力又越來越強 (例如吃的東西都開始有毒),還是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願意離開台灣,去別地方發展。吸引不到人才,台灣的未來自然不會太好。這是讓我覺得很糟糕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全球化的時代,這是小國必然會面對的挑戰。歐洲很多小國,很早就面臨人才被市場大又出得起高薪的歐陸大國吸走的挑戰,但仍然能持續提升國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感。人才會淨流失也許很難避免,但是相信台灣也能做得到讓選擇留下來的人過得更好。

很高興看到很多有為青年投入讓所有國家大事資訊更加透明和公開。例如零時政府。隨著民智逐漸開啟,就能一步一步改善政策,建立好的體制跟生活環境,自然會有更多人才願意根留台灣,甚至也能吸引很多鄰近國家嚮往台灣生活的人來台發展。這樣選擇在台灣發展的人,縱使知道薪資水準不如別人,對於台灣的未來應該也會充滿希望。出國發展的人,也能享受身為台灣人的榮耀。而且萬一動了想回鄉的念頭,也無需因為覺得台灣落後又沒有未來而感到痛苦。
Abou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