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28, 2013

德瑞團 導遊很重要

導遊王智勇,高雄人, 39歲,算很年輕。以前在 Edinburgh 念觀光,帶團經驗很豐富,從東南亞、日本、到紐西蘭一路一直帶上來,最後才能帶到歐洲團。我們從機場集合開始就常常會在景點遇到其他團的領隊。老的老,講話口音怪的怪,總之我覺得我們讓他帶到真的很幸運。他跟我們講了一堆他以前帶團碰到的怪事, 也講了很多歐洲其他國家的民族性、歷史故事、社會制度或其他行程跟我們德瑞團的比較,還把希臘神話十二個神的故事從頭到尾講一遍!真的是很厲害,雖然說其他東西講得比較少,例如車子開一開附近有什麼東西這種他不太講,但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而且充滿喜感, 我在遊覽車上幾乎都有在聽他講!

水龍頭的水可以直接生飲。我喝了很多,想說喝喝看。結果味道不是特別好但可接受。

根據導遊的說法,英國媽媽不煮飯。
Sandwich 是以前一個伯爵為了邊打牌邊吃東西,叫下屬發明的一種食物。

全歐洲最年輕漂亮的女生在Norway, 最胖的都在德國。喜歡木頭房子,保暖。
歐洲人講究品味,也就是「你有我有,我很丟臉」。相對來說,亞洲人是「你有我沒有,我很丟臉」

德國衣服講求多功能,他們很會保養衣物。洗衣精超級多種。重視燙衣服。
德國街上的車幾乎都是德國車。到處都看得到自己家屋頂裝 solar panel
夏天上班時間:10-12, 12-2 午休 2-6:30.
冬天:4:30  就關門。
養狗要報戶口。
35,7000平方公尺,約台灣的10倍大。
人口 8030萬. 汽車業是最大產業,每年出口650萬台車。重儲蓄。
很多德國人去 Bali買 villa, 喜歡有陽光的地方。
coffee 被法、義笑是 water coffee
生一胎,夫妻兩個加起來可以請36個月。領75%的 min wage.
很喜歡告狀,常主動替不認識的人出庭作證。國家會給薪水,公司薪水也照付。

小孩出生後媽媽就辭職專心帶小孩。不請保姆。社區家長互相帶,教他們自己的專長。
重罰買盜版的人,不去抓賣的人。
跟我昨天看到瑞士新成立 Sex Boxes 合法紅燈區一樣。如果在外偷嫖被抓,也是只罰嫖客。

Scotland: 同一種裙子樣式代表同一個姓氏家族。
France: 歐洲大穀倉。幾乎都是平原。代表物:公雞, 百合。

在天堂:
英國人當警察
法國人當廚師
德國人當工程師
瑞士人當執政者
義大利人當情人

在地獄:
英國人當廚師
法國人當工程師
德國人當警察
瑞士人當情人
義大利人當執政者
下雨天的 Frankfurt 人氣還是很旺

Frankfurt 的 Goethe Plaza

Aug 27, 2013

Day 3 Rhine Falls - Interlaken - Luzern

早上從德國開到瑞士,
根據 christine 媽的說法,我第一次來歐洲就直接去最漂亮的瑞士,我會被嚇到無法承受
於是我很期待,想看看瑞士到底長什麼樣子。
中間有經過高速公路休息站 下來一看哇不得了!休息站的景色居然是這種等級!


這趟 trip 的高潮還沒到咧, 但是在blog寫實在介紹不完。我把照片都上傳到 Picasa:
http://picasaweb.google.com/lipchang

Aug 26, 2013

Day 2 Strasbourg - Titisee

第二天早上去法國的 Strasbourg 市區逛逛
有河啊!真漂亮。可惜又是陰天

Petite France, Strasbourg
接著去看聖母教堂, 然後下超大的雨。原本要集合去逛名店街,結果我們因為沒帶雨傘,只是先衝去買。導致沒跟上團員。不過我還是決定到處走走看能不能找到他們。
聖母教堂 Notre Dame
也還好沒跟著他們去,因為 Christine 要買的Longchamp 那裡並沒有。我們亂走亂走,居然給我找到了一家叫 Lafayette 的百貨公司。Christine 開心得不得了。去完又去對面的藥房買了一些 La Roche Posay 的好東西。
 買了 Longchamp 的 Christine

中午就在附近吃,我最喜歡這樣!但東西還是不怎麼樣,都是肉

路邊都有人在吃東西, 真享受


下午來到 Titisee, 剛到的時候大太陽, 結果逛一逛免稅店就下起大雨了
Titisee 算是有名的景點。這裡的店跟景物顏色真是鮮艷,整理得非常漂亮。原本剛到的時候大太陽。但跟著大夥兒一起先去免稅店逛咕咕鐘的結果,就是出來的時候想拍照已經變天,而且雨下了好久。早上買的傘這會兒派上用場了。還好到最後快吃飯的時候又放晴了。
晚餐就在免稅店樓上吃,餐廳非常漂亮

吃鳟魚,刺非常多!

窗外的景致

我最喜歡的大片窗戶,而且不會有沙窗阻撓
晚上住在 Wyndham Garden. 一進房間,有一件棉被還沒裝好被套,就晾在椅子上。真糟糕!

雄獅德瑞團 2013-8-17 Day 1 Heidelberg

79,000 十天。去那邊當地差不多花了€200 + €100 小費。還在控制範圍內...
搭華航, 這次一上去就開始猛烈上下搖晃,嚇死我了。
飛去花了13hr 20min,  好久,坐得不是很舒服。我下次一定要想辦法坐豪華經濟艙。
不過真的比從紐約回來好多了。當年真是折騰.....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飛這樣的路線: 回程是飛一直線。

6:50am 到 Frankfurt, 8:30離開機場就開始玩了。雖然累但還是很嗨!他們開兩個行李轉盤給同一班飛機,果然快!我 10min 就拿完行李了。大家也都很快。相比之下桃園機場就遜多了。
我終於踏上歐洲了。心中百感交集。這次本來又差一點不能成行.....多虧老天保佑

我好久沒參加旅行團了。上一次要追溯到10幾年前去日本那次了吧, 當時我才國中....
第一天坐遊覽車搶位子非常重要。因為很可能大家一坐就固定了。所以後面幾天都會是同樣的位子。Christine 比我更想要坐前面,因為她會暈車。但還好她是箇中高手, 只見她好整以暇地就占到了第二排, 導遊的正後方。事後發覺這位子比第三第四排還要好,因為還能看到司機跟導遊的一些互動。Hungarian 司機,非常nice. 全團34+1人

我跟我媽借來的相機在機場就出問題....我們兩個人這次相機裝備超差, 全團最糟的吧

第一站:Heidelberg
Christine 覺得普通, 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太美了!
我的第一個古堡

有河的地方就很美

Heidelberg 市區, 在這裡吃飯太愜意了

午餐在這裡吃, 16世紀騎士之家
下午去 歐根尼斯堡, 更古老, 12世紀就建好了。

下起雨了, 一沒太陽就有點冷

剛好是星期天,很多歐洲觀光客也去
晚上住 Holiday Inn. 大家都累攤了。dinner 在 hotel 吃
肥香腸跟 cheese ....
我們直接睡到隔天早上 morning call. 零時差!

Aug 16, 2013

平安退伍 2013-8-12

能平安退伍,真的要感謝很多人。當初為了要申請哪個役別,也是到處問了好多人。
雖然很多人覺得替代役已經很好了,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相對爽度」。因為再怎麼涼,都比不上一個自由之身。最近看到 Einstein 當年也非常討厭軍隊式的管理扼殺自由思想,偷偷請醫生開假證明然後不用當兵。而且在17歲的時候就放棄了德國國籍。果然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位子上的電腦都是內部網路。要用外網, 比如說google查點資料,得到後面的網咖區。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我聽在台北地院服役的朋友說,他們整天待在影印室裡,沒有電腦可用,手機收訊又不好,那真是慘。


在宿舍的最後幾個月,比較習慣了。也沒有再下去讀書室,耐著熱在房間裡還是可以做點事情。而且夏天不用再管床單有沒有鋪平。


最後的三個月。我沒有再報補習。健言社連去兩期後,也覺得有點累,想休息一會兒。每次去完社團回到宿舍都10點20了。雖然已經不洗澡了,再講個電話跟刷牙,弄一弄都太晚了。
我幾乎天天回家吃晚餐。因為下班時間跟別人擠捷運真的很累,我在公司門口搭公車都一定有位子坐。可以休息或看書。吃完飯洗個澡。就準備小睡一下 7:00 ~ 7:30. 然後起來吃個水果。就搭計程車回宿舍。

最後一個在宿舍的晚上。剛好是禮拜三,所以我去了最後一次的 English Corner. 主題是帶大家討論洪仲丘案和最近其他的政治事件。大家剛開始都略顯保守,但到後來討論得很熱烈,感覺已經很融入話題,對我來說算是個很完美的結局。
就是在這間房間

Jul 27, 2013

最近時常想起在美國的日子


我發現 blog 還是要圖文並茂日後回來看才會比較有感覺。
看到圖就會湧現種種回憶,所以字不用太多。

我最近睡覺或是躺下來的時候,腦海中常會浮現很多這八九年來在美國漂泊的一些畫面。
我到過很多很棒很漂亮的地方,但最近想起來的大部份都是一些非常特別的記憶,像什麼去辦駕照的地方,開車一個人去郊外亂繞的心境。
也許整體來說,這幾年過的日子應該是苦悶多於歡樂吧。
在美國,我是生活很苦,但活在希望之中。
在台灣,好像恰恰相反。

現在就來回憶一下在紐約的日子吧。

Apple Store on 5th Ave.
Bloomberg Training at Bloomberg HQ
At Bloomberg
紐約街頭,真的是隨便走就很美。這棟讓我印象深刻


Jul 7, 2013

7/7 2-5pm 生活中的談判 黃執中

衝突有3種:
- 權力在雙方 -> 談判    e.g. 討價還價
- 權力在單方 -> 說服    e.g. 子女跟父母要錢、普通員工跟老闆要求加薪
- 權力在他方 -> 辯論    e.g. 在法院、競選。(雙方的目標都是想辦法說服第三者)

在談判裡:好的技巧是讓對方覺得自己實在是不行了、無能為力了、這已經是我的底限了。
Ex: 騎車對撞,誰先轉方向盤誰就是孬種的比賽。
必勝法:在他面前把方向盤拆了丟掉!意思是說:我真的沒辦法了,只有你能夠轉方向盤了。
破解法:在對方要丟方向盤時,把頭別過去不看。
                最壞的情況就是:你真的已經退無可退了,對方還覺得你留有一手....

辯論來自希臘羅馬時代的城邦文化。
東方文化沒有辯論,只有說服。因為權力自古集中在單方:君主手上。

Ex: 海大魚。
齊國公子要在「薛」地上築城,眾人接上前勸阻。公子怒道:「若有在言者,烹之」
有一位食客:「我只說三個字,多則願死」
公子說:哪三個字?   曰;「海大魚」
公子說:這什麼意思?  食客摀著嘴不肯講,再講就要被殺頭了
公子只好赦免他,叫他趕快說清楚。
... ...
正確的道理都沒啥了不起的,只是我們都聽不進去。
所以要用餌,讓對方主動想聽。
先講三個字:低求策略。讓對方好奇心更濃。
最後才在對方真的準備好要聽的時候,點出這個道理。很棒的設計!

最厲害的說服技巧來自 -> 詐騙集團
受騙最主要的原因:每個人都覺得「我才沒那麼容易上當呢!」
所有心理測驗的實驗都指出:每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都 > 平均
e.g. 認為自己判斷力比同年齡的人好的比例超過 50%
原因有2個:
1.缺乏反饋: 高反饋活動(如賽跑、下棋) 沒有自我美化空間,厲害不厲害很客觀。
                     低反饋活動(幽默感、人緣)     有自我美化空間
2.錯誤歸因: 自己的錯總是外部歸因: 今天遲到是因為紅綠燈故障、這裡太難找...
                     別人的錯總是內部歸因: 甲又遲到了!你看,這就是缺乏紀律, 時間管理能力不足
所有人的本能都是儘可能的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憂慮症患者正是因為他看得太真的,這種自我保護自我合理化的機制起不了做用。

影響別人的三要素:         說服是改變人的心,不是改變他們的腦
1.專業的感覺
ex: 生髮水廣告裡說加了5%的minoxyl ,那是啥沒人知道! 就是不想解釋給你聽, 講出來就不威了!
2.誠實的感覺
ex: 肌力廣告, 加一個你聽不懂的成份,然後用醫生來代言說有效。
3.討喜
ex: 29th U.S. president =>Warren Harding effect:  因為喜歡他,把他其他各方面都美化
   Roger Ailes: 只要觀眾喜歡你,他們幾乎會原諒你所犯的每件錯事。
                       如果他們不喜歡你,就算你符合一切標準也是枉然。
  討喜的方法 => 套關係。因為人總是「親親而人民、人民而愛物」
  ex: 政治人物到地方致詞總是要套關係。(我是姓陳的女婿,選我當總統就是陳家當總統)

 

進階法則:
(1)相互法則:   你對我好,我也會有壓力要對你好。這對所有群居的動物都適用(對貓沒用)
ex: coke experiment.  請喝飲料、那怕是水。之後再推銷,業績比之前多兩倍
ex: 地下街試吃。吃了之後就覺得有義務要多聽他幾句,想溜也變得沒那麼容易。
ex: 計程車詐騙。在看這種新聞的時候,必須假設他不笨,才能真正看出詐騙的威力有多大!
上車突然想到得去買茶葉,拿1000給司機請他在那邊等。結果回來說錢沒帶夠,等會兒回家叫老婆馬上拿下來。跟他借了4000. 這次就不會來了...
司機在當時的情況下被騙,不見得是心甘情願。他很可能也覺得不舒服,但是有某種神秘的力量,讓他說不出口 (你如果跑了怎麼辦)。因為對方給了他價值1000的信任!這就是相互法則的強大力量

聰明的消費者於是 => 不拿免費的東西。不吃免費的香腸!就不會被這種人情債給左右

進階版: 送出無法退還的禮物 => 信任、時間
e.g. 登門推銷手法: 一台$2000吸塵氣
       客人:不用不用,我們現在不需要吸塵器。
       推銷員:沒關係,那你讓我去你家示範一下就好。公司說只要能示範我們就有佣金拿
       客人想說好吧....於是推銷員就進來,把他家很仔細得用吸塵器清理,一邊吸,一邊跟你聊天。你會知道他是一個單親媽媽,養了兩個小孩,剛好都在上大學。她做這行雖然辛苦,但是她覺得只要能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吸完後她會說她再介紹一次,你不買沒關係。我們同時還有賣一罐 $200 的清潔劑跟一條 $20 的高級抹布。(這時客人的內心早已飽受煎熬, 看到這麼可憐的人花這麼多時間在你身上,明明可以去推銷給更多的人.....只是一台2000吸塵器時在下不了手,這時候推銷員offer一條20塊的抹布簡直是他的救命仙丹!他立刻說好, 我買兩條!)

送時間的人會:1.強調自己的時間很寶貴。2.強調不在乎把時間花在你身上
燕太子丹收買荊軻 vs 曹操收買關羽

exception: 過度饋贈 => 無從回報。啟動另外一個機制:因為我值得!
因為只有這樣子的想法才能讓自己免於活在巨大報恩的壓力下
過度內疚, 過度虧欠 => 只有 2 條路:
1.整天活在極度內疚的情緒下,無法安眠
2.「你還不是為了你自己!」
=> 大恩不言謝。(才能維持雙方關係)

(2)對比法則:  Matisse: 我不畫物體,我話物體之間的差異。
    回答任何問題之前,請先回答:和什麼相比?
e.g. 牙膏之所以要出一款健白防蛀, 一款超強防蛀、一款抗敏,就是要利用對比讓人們比較好選擇。成份上的差距只有 4%. 而且他完全可以把所有功能都綜合在同一款!

(3)高求策略
(4)低求策略

May 27, 2013

健言社交接典禮 123 - 124

彥豪的社長卸任感言講得實在是太精彩了!

特別喜歡兩個故事:

1.富翁要嫁女兒,在日月譚中的一個四面環湖的小島上。湖裡面全部都是鱷魚。
   當天,成千成買的男士們想來挑戰,但是大家在湖岸邊站了老半天也沒人敢行動。
   突然,聽到噗通一聲,有人跳下水了。只見那位勇士死命頭也不回地游,一路游游游
真的就給他游到湖心的小島上了!

   富翁心裡很好奇:這個人怎麼這麼勇敢,居然敢跳下這麼多鱷魚的湖裡?
   勇士一爬上岸,就轉頭大喊:剛才是哪位王八蛋從背後踢我一腳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很多生命中的貴人在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並不會感覺非常舒服。甚至還會很排斥。但是其實我們是很需要被這樣踹一腳的。

2. 中國老人說:人生當中碰到的每一個問題,在背後都有藏著一個禮物。看你能不能找到而已。

May 25, 2013

5/25 奧瑞崗辯論培訓營 - 黃執中 老師 政策性辯題

奧瑞崗基本假設:現況推定 = 當前社會之運作,合理完善,並無改變的必要。

(為什麼呢?因為要證明某人有人做壞事,簡單。但是要證明某人沒有做壞事,奇難無比!)

整個辯論過程,就是正方做推定與舉證。反方用一下這幾個步驟來一一檢視正方的論述。
(如果正方真的都通過了反方的檢驗,那正方就贏了。表示社會應該這樣子去改變現狀。)

1.真的「有」問題嗎?
    e.g.「小明功課很差」這樣一句貌似理所當然的話。我們不能讓它輕易過關。
    我說:不明光用形容的,要來點證據。
    對方說:小明學期成績平均只有50分。
    我說:那請問其他同學考幾分?
    對方說:75分。
    我說:光這樣還不足以證明他成績差, 請問他平均50分是多久以前的成績?
    ....
    諸如此類的問題。甚至還能說小明可能只是不會考試。

2.真的「是」問題嗎? 問題 = 期待現實之間的差距
   解決問題有兩種方法: I.把現實提升到跟期待一樣(努力工作賺更多錢, 提升生活品質)
                                         II.降低期待 (宗教人士最擅長。e.g. 沒有鞋子穿, 看看人家沒有腳!)
   e.g. 小明不孝順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小明的某些行為不符合對孝順的標準
   e.g. 小明是壞學生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小明的某些行為不符合的期待
 
   所以我們假設「台灣學生課業壓力大」這個問題已經是確定存在的。
   還要檢視一下這是不是個問題。因為如果台灣對學生的期待比較高,我們自然也會預期學生課業壓力大一點,而且我們覺得這樣是合理的, 不能算是問題。

3.真的是這個原因嗎?
   通過1,2的考驗之後。還要檢查:這是主要的原因嗎?
   因為一個問題的產生,背後可能有好多種原因。
   如果對方抓錯主要的原因了,那他的解決方案也會是錯的。

切記:不要聽到了一個問題,就丟解決方法。
要知道「為什麼」, 才知道要找什麼方法。要對症下藥。
通常一釐清問題的原因了,解決方法也就很明顯了。

正方立論:  問題->原因->方案
                 (需要->根屬->解決)

解決方案有兩點需要檢視:I.可不可行
                                             II.要花多少成本

反方支持「維持現況」。正方: 違反現況
e.g. 辯題:我國應停建核四   (代表核四目前是要建的。正方就是要支持停建核四)

- 台灣多半是政策性辯題。(而不是價值性辯題)
- 時間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May 19, 2013

去補習班兼職教英文適合我嗎?

http://share.twnpro.com/career-soho-english-teacher/

我會想教的是成人英語會話。
看完這篇簡單的介紹之後,覺得假日時間被綁住不能請假應該是最不好的一點。

我不太能接受。希望以後有名了可以偶爾上上節目。或是受人邀請去講課一堂。
不想要固定時間都被綁死。

快要退伍了, 留台灣 or 回美國比較

這篇回文的人寫得言簡意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123109731

我的看法真的跟他非常擂同。
台灣的平均薪資比較低,工時相對美國的工作更長,這點應該是客觀的事實。
特別是他提到不能只看平常的花費,一碰到買房買車出國旅遊,那時才知道台灣的薪水完全追不上。但在美國一畢業後上班,馬上就有「好棒喔可以常常出去玩~~」的感覺。而且可以享受比學生時代高一等的花費。

不過重點還是要更全方位的考量。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而已,還有很多其他層面。
所以我既然決定要先留在台灣一兩年,就好好開始享受在台灣的時光吧!

昨晚有點焦慮。亂夢一通。還夢到我被抓去打仗。坐在飛機裡面直飛戰地!

題外話:工作環境聊同事八卦的風氣真的跟美國差好多好多。

May 7, 2013

看書:《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 Dale Carnegie

人生中大部份憂慮的事最後都沒發生:

看看我自己:
不要去擔心即席演講講不出來怎麼辦。
=> 就專注在每天練習一個題目就好了。窮緊張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要擔心退伍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 現在就開始按部就班準備,反正有密集加持。今天比昨天更有準備就好了

不要擔心萬一被叫去接登記桌會怎樣
=> 因為提早擔心也沒用。而且搞不好也不會是我。就算是我也不見得不好。
     換換不同的工作不錯!

書裡也說到,人在工作下班後閒閒沒事的時間,最容易被憂慮侵襲。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天氣開始變熱,早餐不知道要吃什麼,常常很煩惱。
最近因為要做登記桌,公事煩忙,根本顧不了那麼多,我五秒鐘之內就決定買阿婆三明治

果然應證了時間太多才會有空煩惱的說法 > <

Apr 19, 2013

幹部心得分享(健言社 topic 3 hrs)

2013.4.18 Time: 3:30'

前情提要 &我做了哪些事
大家好我是這一期的教育組長書瑜。認識書瑜讓你年年有餘。哇今天這麼多人來聽我演講,真是太感動了!我是上一期加入健言社,這一期第一次擔任幹部,原本想先從副組長開始,慢慢來,結果因為一些因緣際會,居然就接下組長的職位,感覺是有點措手不及。教育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確保每週的會內會上台的講員講評還有主席。到現在第11週了,最大的心得,就是雖然每個小工作看似不難,但其實要把社務做得得心應手,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熟練的。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剛上任前幾週,還不太熟悉社務。每次星期四來到社團,總是看到其他幹部老人在在,我卻不太知道要做什麼。坐下來聽講,總覺得有點不安心怕漏掉什麼事。站在後面嘛, 好像也不知道要幹麻,偏偏其他幹部好像都有在幫忙些什麼。結果搞得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沒辦法專心聽臺上的人在講什麼。結果,課也沒上到,忙也沒辦到。感覺自己實在很菜。

反觀社長,我常常看到他坐在那邊還能跟主席談笑風聲,還可以隨時注意到全場狀況,真是不簡單。於是呢,上上禮拜幹部聚餐的時候,我剛好坐在社長旁邊,我問他說:你一個禮拜花在社團的時間有多少啊?他說:就禮拜四晚上啊?這麼少喔?我問他秘訣在哪裡,他就說社團裡幾乎什麼職位都當過了,而且從學生時代就當過吉他社社長,這樣一路歷練出來,自然能比別人花更少時間而且做得更好。慢慢地我自己也有感覺,一週比一週更上手。到現在第十一週了,我覺得我有餘力可以寫稿,準備上台了!

這樣子先學會走,再學會跑,再學會跳的這種按部就班的過程,讓我覺得跟上台演講很像。一定要先上台幾次,把緊張的感覺磨掉了,下一步,自然就可以開始練習更誇張的手勢,動作,最後,才能往內容架構方面精進。現在到了第11週了我也總算慢慢熟練自己的職務,也才敢一邊上台。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我這一期當幹部的心得:成功,就是簡單的事重覆做!

Mar 31, 2013

人生甘苦談 (健言社 topic, 1 hr)

今天不跟大家講什麼大道理。只想跟各位分享一下很苦和很甘的經驗。

我真正開始吃苦,或是說有一段比較苦悶的時光,是從我大學開始。相較之下,小時候都還滿平順的。大學四年的時光,現在回想起來,心頭總是一陣酸楚。為什麼呢?我從小就知道我是一個都市小孩。我需要看到很多商店,很多人,我才會覺得很舒服。偏偏申請上美國加州大學 Davis 分校。人們聽到總是說 oh, that’s a college town. 我當時聽不懂大學城是什麼意思,後來我知道了,就是這個城市基本上除了這所大學以外,什麼都沒有!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一個人開車去學校, 載著我所有的家當,離開我在矽谷的舅舅家,越開越慌涼。高速公路旁的景象從一片繁榮,商店林立,慢慢變成農田,牛群,接著又出現卡車車頭, 農耕機。我下交流道的同時,心都涼了半截。我有辦法在這種地方待四年嗎?

就這樣,我住到宿舍裡,慢慢認識新的朋友。可能我是因為我個性比較內向,加上跟其他當地人不太有交集,英文表答又沒有那麼好。這在一個社交場合是非常吃虧的。所以簡單的說,就是很吃不開,完全沒有讓我覺得自己很棒的地方,很不得志。我最想回家的一年,就是大一結束的那一個暑假。第一年,真的過得很苦。

對比之下,我研究所畢業後到紐約工作的那段日子,簡直就是太美好了。我還住在費城的時候,就常常搭兩個小時的車, 去紐約當天來回。每次都覺得紐約的街景真是有得看,看都看不完。當時還沒搬去,就已經整天在幻想住在紐約的情境了。好不容意搬去之後,雖然住的環境不太舒服,只有三坪大的小房間,但是我每天走在路上都是這個動作。我覺得只有做出這個動作,才能表達自己當時內心的激昂!

我最喜歡紐約的地方,是他各個不同的區域都有完全不同的風格。上西城很悠閒,充滿人文氣息。中城很煩忙,充斥著觀光客和歌劇。下城,以華爾街為代表,雄偉的建築,氣勢磅礡。別忘了還有中央公園,它就像一個小森林一樣,進去之後馬上就覺得置身在大自然之中,可以得到完完全全的休息。

一個人在 Davis, 我感覺很寂寞,但是一個人在紐約,我感覺很自在。

回顧這兩段時光,讓我深深體會到「窮則變,變則通」的很重要。這個窮,指得是抑鬱不得志。不得志的時候,要變通,要改變,才會有所進展。如果再來一次,我會選則早一點離開 Davis, 轉到一所比較都市的學校。快一點脫離苦日子。
Abou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