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工作.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工作. Show all posts

Sep 11, 2013

濕濕的面試

今天去 interview 一家 Josh 介紹的日本顧問公司 beBit. 專門 advise 別的公司網站要怎樣才能做出 user centered interface。Josh 跟我說第一關從頭到尾只是去寫寫考卷,一小時就出來了。於是我出門的時候還差點想說,西裝外套就不用穿了。後來想想怕太不正式,還是穿好了,不過領帶懶得打,反正看起來帥就好。

搭公車,剛好有位子,就坐了。過了一會兒覺得屁股溼溼的,心想完了,我就知道包包裡的水壺不能那樣放。果然打開包包一看,裝了半瓶水的700ml水壺幾乎全部灑出來了,量超多。我站起來的時候椅子上一灘水。我旁邊的男生馬上往旁邊側轉然後整個人僵直,好像那是我的尿一樣。我跟他說那是水啦!他還是下一站就下車了.....

10am interview. 就 HR 跟我 2 個人。一進去她馬上就叫我自我介紹,我心想這不太對,我完全沒準備,考卷呢?不是要考試嗎?看來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全程都用英文,我講得還滿順的。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我根本不緊張吧。反正講就講啊,講不好就算了。把我知道的都講了。

她問說我對公司了解多少, 對日本公司的看法是什麼。對在小公司工作的看法...等。
比較有趣的一題是:When do you feel happy?
我說 I'm always happy in the morning.

中間也叫我做一個 case: how do you increase Starbucks' profit?  給了我5分鐘想。她去外面。

我講了兩點。還好上星期剛好有看《藍海策略》,用它的方法去思考滿有效的。一下子就有一些還不錯的答案,如果剛好沒看到這本書我應該會回答得很糟!

她說平常工作到10點11點,有時候1.2點。她說是 nature of the consulting business.
我:「... ... 」

總之呢,結束了這場溼屁屁的 interview. 面試1hr完還是有點濕。

Mar 6, 2012

會想變成像上司一樣厲害嗎?

如果不會的話,那這工作也不用做了。這是我選工作的新標準。

之前在 Mercer ,我完全不會想變成那邊的上級,意識到這見事之後,我就走了。

前天跟 Wei 吃 Goodburger 時想到,這正好可以當作選工作的一個標準!

要找一個我欽佩的老闆。如果他是名人,就坐火車到他公司門口敲門,就像 Warren Buffet 當年一樣。

Feb 17, 2012

時機快成熟了

這星期工作開始不忙了,又開始很多時間做 options。options 真的跟 equity 很不一樣,很多地方可以學。但 commission-free trades 用光了。所以不能再交易那麼頻繁了

雖然不忙,但只要一有工作就是非常沒意義的工作,我徹底受不了了。
我對 fundamental investment 的工作非常有興趣。如果能找一個 soft investment job。可以一邊做房地產,也不錯。有個好的環境真的很重要,上班就像上學一樣,每天去跟同事聊天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像最近發現 Warren Buffet letter to shareholder 寫得非常好,我馬上印出最近三四年的每天在通車的時候看,然後 wei 也這麼做,於是我們就很多話題可以討論。還一起找機會去 Bloomberg training.

可惜的是做為勞工,總是有一堆很不想做的事情要做。在這點上面,我的忍耐度就很差。非常不願意浪費生命做一些我覺得沒意義的事。如果能找到幾個好的 partner 一起開一家小公司,應該是最適合我的 personality了。最近一直在看 Jersey City 的 condo. 希望能在三月 close a deal. 跟 wei 兩個人一起行動真的很有幫助。互相避免怠惰或是沒有持續努力,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常常會一個點子三分鐘熱度。最近看了 Making Ideas Happen 馬上就得到映證了。所以我接下來有什麼好計劃都要找人一起加入!

原來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嗯,好好,多多去認志同道合的朋友吧

Jan 22, 2012

Haru Lunch

上星期五異外的驚喜: VP Jun 請我們 stress test group 去 Haru 吃午餐。
這陣子我們都非常忙,這頓飯可以說請得時機剛剛好,一方面慰勞我們,一方面接下來的個月也還有下半場要忙。

大家聊天聊天挺開心的。不知道是因為我們都玩 poker 還是怎麼樣,Jun 對我滿有興趣的,還問我爸媽是幹什麼的。聊到海哲原來是水母, 我很驚訝,因為我不知道。Jun 就說:你應該要知道啊,你不是在海邊長大的? 我就說,喔沒有我都在游泳池裡游泳。有人就笑我是 spoiled kid. 結果他一臉正經地說:No, I don't think he's spoiled. 我非常開心, 直說: Thank you thank you!!

Jan 11, 2012

Stress Test 3Q11

S Lee: "Are you done?"
W Zhang: "Yeah, I"m done"
S Lee: "Which ones are done?"
W Zhang: "Everything! I send an email to you, you can take a look."
S Lee: "Ok....then what if I don't like what you did?"
W Zhang: "Then you can fire me!"

Dec 18, 2011

這篇文章精闢地道出了在美國找 top job 的關鍵

http://www.caseinterview.com/consulting-resume

這幾年來,累積了不少找 internship 跟工作的經驗,胡亂摸索了老半天,始終不懂為什麼總是事倍功半。直到最近, 才慢慢感覺問題的關鍵──也就血統(pedigree)的重要。

這裡的文化是:McKinsey 畢業進 Harvard, 還是 Harvard 畢業進 McKinsey ,其實分不出來。也就是說,只要你曾經進過一流的學校或公司,基本上大家就認定你是一流的人才,往後的 interview 或是 admission, 履歷表就很容易通過這些大公司、名校的篩選了。

如果不是念名校,而且拿不出在大公司工作的履歷, 就得想辦法努力掙取到一個大公司的 unpaid internship, 就像本文的作者一樣。一旦進入了那種等級,就有點像打開任督二脈一樣,往後拿到 第一流公司 interview 的機會就會多很多了。多 interview 自然就會練強,最後總是會進個一兩家的。

結論:名校,名公司真的很有用。一定要努力爭取。不要為了小錢而失大。沒有機會也要找 unpaid 機會或是從幫教授做 research 開始。

Dec 17, 2011

開始拼命地工作

這個 week 工作有點瘋狂。

星期一 7:30am - 10pm. 中午兩點開完會才去吃東西。
星期二又 7:30 就到了。中午吃完飯直接在坐位上睡著了。

我的工作是把大家給我的資料彙整起來放在 PowerPoint 上, 要非常注意 formatting 因為我上司對這方面很要求。別組的人給我資料一改再改,於是我重覆調整formatting 然後再剪貼到 PPT 上。屢次要求直接把他們的 Excel table 改得漂亮一點可以直接 copy paste 省時間他們都無法接受。每一個人負責幾張 slide 的內容,各自把最新結果寄來,但是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弄成 presentable 的程度而且加以 summarize, 把不要的弄掉,加上註解。這真是我做過最傷身的工作。當晚回家明知道要早睡,但躺在床上還是一直聽到心臟碰碰跳,完全靜不下來。隔天聊天才發現,原來不只有我這樣,我的 manager 也這樣。她說她那天下午在辦公室裡也是睡著了。有門可以關真好!

今天我兩個老闆都沒來。難得的星期五而且 Christmas 在即心情非常愉快。我跟另外兩個同事二話不說就走去 Chinatown 吃午飯。真是痛快!

下午 Wei 跑來問我個矩陣的問題。我問他這又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他說這是在解 Credit migration 的 matrix 時要用到的, Jeffrey 正在看 research paper 找方法解。哇真酷!難得聽到工作有用到這麼學術的東西,而且終於不在只是一些基本的加減乘除。他還叫我可以看一下那篇 paper 多了解他們怎麼做的。

Wei 說公司裡就算在做 RMBS, CMBS (最難評價的金融商品之一) 的人也都是用 vendor software, 自己其實學不太到怎麼算。好像真的滿有道理的

Nov 5, 2011

Stress Test 慶功宴

星期四晚上我們這組加上隔壁組的約 15 個人去公司附近吃日本料理晚餐,算是上面的 VP 慰勞我們這幾週的辛苦。

我們這組四個男的 analyst 坐一起, 聊了很多有趣的話題。
蔣詠:32歲,大陸西安人, 在美國也待了10 年,先念了 chemistry Ph.D 再念了個 statistic M.S,
張遷:31歲,12  歲就從北京來美國, under 念 UPenn CS, 後來去Berkeley 念了個 Financial Engineering 他待過的三家 Hedge Fund 最後都倒了。
張煒:25 歲,直接從大陸來 Georgia Tech 念 Chemistry, 跟我一樣是 Ph.D quitter, 之後去念了個精算 M.S. 他們三個都結婚了。

這幾個同事博學多聞,大家背景都有些共同之處,但又各有特色。都對 finance 很有興趣。我們每天中午都在討論 financial market, trading ideas, 或美國的跟中國的market trend 等等, 每次都聊得意猶未盡。但也不是只能聊 finance. 張崴有一次 weekend 看了一本中國近代史,星期一就一直在聊。蔣泳本身喜歡讀中國歷史,所以這方面也懂不少。張遷對 trading 也很有興趣,下班後有去上 NYU 的課,介紹我一些很不錯的trading 相關的書跟網站,我看得津津有味。

張威還喜歡問別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那天晚餐, 他又發話了,問大家覺得人類未來還需不需要婚姻這種東西。我比較關心大家怎麼考慮將來想住美國還是回中國,對於這個話題,大家異見不同但是都很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跟他們聊天可以學到很多事情。原來這就是被啟蒙的感覺啊!

VP 最後才到,只剩下我旁邊這個位子,因為剛好我旁邊的人有事先走。我也逮到機會一直問他以前是幹麻的。他是北京來的,BU 念了個 theoretical physics Ph.D, 正統的 quant. 之後也 Berkeley 做 post doc, 然後在 San Fran 一家 fixed income 領一年 40,000 的薪水。當時鼎鼎大名的 Vasicek 就在裡面, 大家聽到都睜大的眼睛!

過一會兒換他開始問我 weekend 都在幹麻。我說玩 poker. 他問去哪裡玩? 我說 Atlantic City, 他說你去哪一家?我說我去 Taj Mahal. 我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一般人問到這裡早就失去興趣了,他還繼續問下去,莫非......

他接著又說,showboat 有 $60 buy-in tournament, 很便宜。聽到這之後, 我馬上問他說你怎麼知道?你也有玩嗎?他才笑笑的說:對啊。以前比較常玩,後來就比較少。我問說那你上一次去是什麼時候?他說:就上星期六啊。本來要打golf 的下大雪不知道要幹麻,就去玩 poker 了。 wahaha 笑死我了。他是去在 NJ and PA 交接處的新 casino Parx. 在我離開費城之後它才有 poker的。他住在 Princeton , 開車 40 min 就到了,真幸福。

聊得很盡興,差不多待到九點鐘大家就鳥獸散了。哇我在AIG 最 happy 的一天。

Oct 27, 2011

Stress Test

之前一直被告知十月的前兩個星期是 quarterly stress test 的高潮。即將非常地忙。我也被借到這組去用。結果一直到今天才算正式忙完。昨天是我兩個星期以來第一次八點前回到家。

上星期四是留到最晚的一天。十點半才走。留下來把 30 頁的 presentation 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得 check 完。基本上那天早上到下午五點半都在休息,等我同事做最後的修飾完以後我們幾個才開始工作。非常沒有效率。當天晚上睡得非常非常差。好久沒有這樣了。這個工作的壓力大概是前個工作的四倍吧。

隔天早上我去跑步,然後回家處理一些平常日一直沒空處理的銀行事情。到了公司已經11:20了。以為沒事了,結果又有 number 要改。他們於是很擔心我是不是生病了。

manager 有點工作狂。每天都 8:30 忙到快 12 點才走。他說這不算什麼,以前在 ING 週末還要工作八小時。他說他老婆在旁邊生小孩,他還在回 email。

這工作真是磨練意志力啊。

現在每天搭車的時間將近30 分鐘。以前我搭到 time square 時有時候不一定要看書,但是現在我發現只要帶一本書看,又擠又悶的 subway ride 居然不再那麼難熬了。尤其是看 poker or trader 的書時,越看越興奮。

這段期間,我每天都在期待 weekday 的到來,也體會到什麼叫做星期天最怕想到隔天要上班。我十月以來已經連續四個星期六都搭很早的 grey hound 去 Atlantic City. 還好我上班前最後一個禮拜決定去去看,去完發現沒有想像中得遠之後非常開心。於是現在 weekend 都不用特別擔心沒人約一直在家會無聊,一路上風景也不錯,有達到出遊的效果。美中不足之處是車子坐久了背會痠,還有那邊吃東西不方便。

Aug 25, 2011

再見 mercer ~~

7 月底, 我真的覺得是時候該離職了, 想跟 supervisor 講結果他去 vacation
7 月 29 星期五, 我一整個早上都在想, 就是今天了嗎, 真的嗎真的嗎?吃完午餐後還是決定聽從 Christine 的建議, 不要太衝動, 如果是今天早上才決定的,那還是先不要吧。於是我想說,好吧,再等一個 weekend, 如果星期一還是這樣決定那就講定了,反正也不差這一天。

8月1號  我忘記怎麼了,好像是太忙
8月2號  確定要講了, 我跟 supervisor schedule 個 outlook appointment, titled Career Plan 結果被他移到隔天。
8月3號。Supervisor 問我 so what's up? 我就馬上說, I think I'm gonna leave the company.
他説:I hope you're leaving for a greener pasture?
我說: No, actually I'm not going anywhere.

他有點驚訝但覺得 ok, 因為之前, 一月中我就跟他提過想找比較多 programming 的team, 結果其實是沒有的。他 undergrad 是 CS major 所以也跟我聊了一下。隔天就開始跟我的 team 講。超級刺激的,根本沒有在上班,就一直在挑時機。然後講了以後大家又會超驚訝所以又會聊個一陣子。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Aug 14, 2011

原來 trader 真的是這樣

上星期一去面試了一家小的 trading firm 在 Wall st. 上。那個人叫我不用穿西裝來,所以很方便,我就利用中午的時間來一下。

裡面很小,寫著一個 Law Firm 的名字,想說應該是 share office, 但總該有個招牌吧。一進去裡面三個人坐在那裡, 兩個看起來不超過24歲的白人坐在一個橢圓形大桌子的對面,靠近門口是一個中年男子微胖,穿牛仔褲帶眼鏡,他說,Hi 你好!我就是 xxx 。

於是我們去一間 conference room interview. 與其說是 interview, 不如說是個 sales pitch. 他在告訴我當 trader 的好處。一開頭就說:"So, you want to be a trader huh?"  講到後來我都覺得已經不像 interview 了。

他在紙上畫著一個股價曲線圖,然後指著圖中的高點跟低點說: In a typical day, stock prices go up and down many times. Let's say we are not that good we buy 100 shares at $12 here, sell it at $14, making $200. Not bad for an hour's work, right!  If you are good, you buy 300 shares at $10 here, sell it at $20 here, boom! $3000 dollars in 2 hours!! Then you just go home! Do whatever you want...i don't know...get a hooker and get sucked! you know? whatever!
我: ㄜ.......呵呵呵 (乾笑數聲)

他: You are a tool, working at a corporation. I come in, I wear t-shirt and jeans, nobody's telling me what to wear. Fuck it! If I want to wear suit I wear suit. Fuck those guys!

他:So what do you do now?
我:  I calculate people's retirement benefit, value there retirement plan etc....
他:  I once had a 401k account, but then i sold it, you know why? Fuck it , I don't need it.

我: So there's no base salary?
他: You want salary? Go work for the fucking UPS? (pointing at the window)

他:5 to 7 years I'm gonna retire. Gotta have a goal, young man! When I was a kid, I wanted to buy an island one day. But with all the global warming and shit, you know, fuck it ! I'm just gonna retire and move to Europe and enjoy good food.

短短的四十分鐘我聽他講了超過20次 fuck it , 配上他亞美尼亞的口音, 真是另我印象深刻的 interview. 其實是看我要不要去而已。他根本沒差。5000 deposit, 多賺的錢公司拿一成我拿九成。最多虧到 5000。如果不幹了,5000 要一年後才能拿回來。training 他一對一教我, 然後可以看 shine room 的 live broadcast 看高手怎麼 trade.

Aug 7, 2011

Show me the money

#55 篇寫得很好,不滿意現在薪水的人可以看一下,很有幫助
http://www.actuarialoutpost.com/actuarial_discussion_forum/showthread.php?t=84665&page=6

前幾天聽同事說,才知道原來有這個網站:
http://www.theworknumber.com/
假如我去租房子,房東可以跟我要一個 work number. 這樣他可以用這個 work number 去查我是不是真的在 Mercer 工作, 還有薪水多少。不過我得先跟公司要這個 work number 。

重點就是, 如果下一個 employer 真的要查之前的薪水看我有沒有老實,還是有辦法查的。

Aug 5, 2011

Fortune 100 CEO Education

看到這麼多傑出校友真不錯啊, 而且念 Economics 的還真不少 The Education Of Fortune 100 CEO's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sheilacurran

Jul 15, 2011

7/12 工作滿一週年紀念

去年的這時候,是我開始上班的第一天。今年的7月12, 我請假去 Morgan Stanley interview. 這是 credit department 的 position. 離我家更近, building 就在 Barclay's 對面。有點意外, 沒有 phone interview, 直接就要我去 on site 跟四個人 interview 了。

我還是跟往常一樣都會問一下 HR 說 interview 有沒有要特別準備什麼,但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次 HR 一句話就把我打發了,她說她不知道因為她不是那個 department 的。所以我只好憑我的感覺去準備,沒想到居然讓我準備到很多有用的題目。這感覺真是不錯。

這天天氣很熱, 2:30 的 interview, 我大概 2:27 分到樓下。第一個人是個 Chinese, 一開始就花了15分鐘介紹她們這組,講完還頻頻問道:Is this something you'll be interested in? 等到終於開始問我問題,我馬上就不會了:"I have a bunch of stock prices, how do you determine whether they're normally distributed? " 我隨便瞎扯一翻, 想說死定了,還好這時有貴人相助, 敲門進來說某某某剛好到了,我們必須要趁現在開個會,於是我的 interviewer 就先去 meeting 了。

第二個人是 Korean, 有問我一些 linear regression 關念題跟一題機率問題。我大部份都答對了。她把我的 resume 從頭到尾都看完,感覺跟她工作應該會滿愉快的。她一直說這份工作 communication 很重要, 因為要跟  senior analyst 解釋為什麼我們的 credit score 算出來會是這樣, 每一步都會被挑剔,而且50% 以上都是在跟人溝通。(Model validation 又是另外一組)

第三個人感覺也是 Chinese,做 structural products 的 rating。感覺不太管我其他方面,就一直狂問問題, 叫我解釋一下基本的 Brownian moti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怎樣可以 iterate 少次一點, what is a bond, credit default swap, significance, t-statistics 跟 normal distribution 的關係,我 stats 太爛有些不太會答。 他說這個工作好處是可以看到公司所有的 financial products.

前三個人 interview 完,感覺這個 position 是需要很多 statistics, 然後都用 Matlab, 加少許VBA。還沒來得及想一想剛剛講的, 最後一個面試關又進來了。也是個韓國人。他說他跟前三個人不同組的,但他也在找人,看到我履歷不錯想要順便面試一下。他很喜歡我的背景 (大概是因為跟他自己很像吧) ,問我 VBA 最多寫幾行,我說 100 行,結果就掰掰了。他說太少,他要一個很會寫的。不過他沒馬上趕我走,問了我幾題 credit default swap 的 value 在不同情況下會怎麼變化, 我磨一磨居然也都答對了,他好像還有點滿意。不過還是再次跟我強調100行太少了 >.<。感覺他人不錯,講話不會太快或太激動,能被這種上司帶到也是種福氣。兩個小時中間幾乎沒休息,也很少給我問問題的機會,跟以前比較 non-technical 的 interview 真的不太一樣。這次完全沒有 behavioral questions, 全是 technical, 果真跟我預期的一樣。

Jun 20, 2011

Hoboken, NJ

今天去 Hoboken 的 RMS 面試. 這是我第一個自己在學校以外投的履歷有回覆,沒有經過 recruiter 的那種。可見 Linkedin 真的還不錯。原本申請 Risk Analyst position, 但是上次跟公司內的 HR phone interview 之後,她把我轉到 Product Support team. 我有點納悶,但也忘了多問。

印象中 Hoboken 很爛,但 RMS 畢竟還算不錯的公司,果然在河邊的很高的一棟,雖然跟  manhtattan 比還是完全弱掉,但應該也是那邊最好的一棟了。進去換 ID 時頭抬起來一看,什麼,居然看到 Marsh, Mercer, Guy Carpenter, 我有一秒鐘的時間以為我在做夢,後來才想到,喔,對喔,Mercer 也有個 Hoboken office, 好像也是做 IT support 的,真巧。

RMS 在 14 樓,電梯裡還寫 PH = Penthouse, 它們三個星期前才從 Hackensack 搬來,這個 office 是全新的,我一進去還看到中間的樓梯在施工。不過非常高級,裝潢設備的等級明顯超越 Mercer.

今天 interview 的三個人, 每個都問我到底為什麼會對 product support 有興趣,因為我又不是有 IT support background 的, 我真想說是 HR 弄的又不是我。當初的 Risk Analyst 是在 consulting team 下面的, position description 需要的 skills 跟我很合, 怎麼反而把我轉來這我根本沒什麼經驗的東西。也不是說不喜歡,只是感覺跟我之前想像要做的事完全不一樣,所以今天的 interview 算是一連串的 conversation.

第一個人是在 London , 還用視訊,後來兩個都是在 Hoboken office. 前後大概 2 個小時多一點。雖然感覺 product support 可以學很多,但是 gut feeling 告訴我,應該不會去這裡。想到要在開放室的坐位工作,突然覺得很糟糕,這樣要怎麼打混呢?

Apr 4, 2011

第一次去 Connecticut

平常沒感覺跟紐約這麼近。搭 metro-North 36 分鐘就從 125st 到 Stamford, CT. 上個星期剛好有 recruiter 問我要不要去面視一家 hedge fund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e position. 剛開始很興奮,後來隨便 google 一下發現所有result 都在講這家 hedge fund 去年才被 SEC 突擊檢查,名聲不太好。我後來想說就去去看就當作出遊也好。應該還是可以多了解一點。

總共兩個人,第一個 team lead 跟我聊一下 high level 的。第二個是組員他問了我四題 technical questions。他一進來劈頭就問我:咦你會寫 C++是把,你記得 polymorphism 吧?我心想:死定了.... 這個概念我完全沒碰過。果然硬聲倒地。還好他看我不太會第二題就問我 VBA 的,然後有一題 forward rate 跟 option delta. 後面三題算答對兩題半。整體氣氛還不錯。這算是我第一次在 interview 裡被問 technical question. 以前精算的 interview 頂多是 case study. 還滿有趣的。

當天去完我就跟 recruiter 說我沒興趣了。因為實在太遠,而且 Stamford 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太鄉下,人不夠多。上班單程就算都用計程車接駁也要1小時10分鐘。

沒想到今天 recruiter 又打來說他們還滿喜歡我的想找我去 2nd round. 我想一想還是婉拒了。真是不好意思。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pchang/StamfordCT#

Mar 20, 2011

真的只要 x 個小時就賺回來了嗎?

剛開始上班以後,隨著薪水一筆一筆的匯入,似乎口袋裡的錢包也不知不覺得鼓脹了起來。感覺如果用時薪來算,很多以前計較的小錢,似乎都不值得再計較了。假如說我時薪 $30/hr,可能會覺得吃一頓 $20 塊的午餐有什麼關係,反正只要工作不到一個小時就賺回來了。邊想邊沾沾自喜,想說終於可以告別學生時期吃飯先看價錢再看食物的習慣了。不過仔細想想,才發現這樣算實在是錯得離譜,根本沒有把成本算進去。算錯事小,但造成過度揮霍的習慣事大。

第一個問題是應該用稅後所得。假設 $30/hr 被扣 20% 的 tax, 實際上一小時只賺了 $24。

第二個問題是應該把生活費成本算進去。每天活著要吃要繳房租就是成本。以月為單位,假如吃東西花掉 $450, 繳房租 $1100, 繳保險 $150, 電話費 $50, 回台灣機票 $125. 光是這些固定支出就要花 $1875. 所以用一天八個小時和一個月 22 個工作天來計算, 上班時間一小時賺來的 $24,有 1800 / (8*22) = 10.7 塊的成本。所以實際上工作一小時只能賺 24 - 10.7 = $13.3,已經不到30塊的一半了。

過去8個月平均每個月花 $450在所有食物上面。假設扣掉 $70花在水果、早餐跟零食的錢,大概還剩下 $380. 所以午餐跟晚餐平均一餐吃了 380 / (30*2) = $6.33

所以假設偶爾一餐想吃20塊的,我應該想成這樣要比平常吃一餐多花14塊,差不多要工作一小時。假設要計劃一趟比在家宅宅多花 $450元的旅遊,差不多要工作39個小時才賺得回來。用原本錯誤的算法會得到 450/30 = 15 個小時,整整少算了 1.5倍。

Feb 21, 2011

在 Mercer 的第七個月, 終於開始比較有正事要做了

星期五加班到晚上10點才下班。破記錄了。自從上星期加入第五個 client team 之後馬上便得超忙。感覺得出來這個 team 果然不太一樣,能在上星期年初大會的客戶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果然不同凡響, 每天都會有事情要做。不像其他比較小的 client team, 忙起來忙個兩星期,之後兩星期又完全沒事。我本身是很喜歡這種同時很多事情一起來的感覺,時時刻刻都要重新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多做幾小時的 overtime, 這幾天的 San Jose Trip 就可以很放心得花錢。

看樣子我的蜜月期過了,之前平均每天上班八小時工作不超過三小時, 最近開始顛倒:一天至少工作五小時。雖然摸魚的時間變少,不過我覺得這樣剛剛好。工作量太少的話,時間很難熬;太多的話,沒時間處理一些雜事,還得回家後或週末再騰出時間來用。

上班空閒的時間有換過好幾種不同的事做。最早是念精算的考試,後來被念,就改成看 word, excel 的書。有一陣子在練習寫一些 HTML, 後來開始管理自己的 blog. 隔一陣子也會上網學一下公司內部的訓練課程。最近幾乎越來越少自己的時間了。

Jan 20, 2011

昨天做了一件對的事

跟新的上司說,我想要多接一點寫程式或是統計分析的事情。他很老實地跟我說,這裡沒有太多寫程式的工作,連統計的也不多。他是我們這部門少數的 CS major,所以大家一有 CS related projects 都丟給他做。但就算是如此他也才花大概 10% 的時間在 programming上面。

但他能了解我為什麼會想做,所以他也願意幫我去跟別的部門接洽看看,看有沒有適合的案子可以接,他甚至還說,對公司來講,也希望能留住我,就算我轉離開精算部門也比離開公司好。真的是很好的上司。

這幾個月來,工作量真的太少了,常常都在想辦法怎樣可以利用上班沒事做的時間。沒事做的時間很難熬。真不懂公司 hire 我們幹麻,標準的冗員啊。

我應該要多利用上班時間計劃 weekend 要幹麻。才不會每次都到了星期五才在安排weekend 的活動。
About Me